2018年5月12日,在陕西历史博物馆西侧的一栋楼前,三个人的身影映入了大家的眼帘。那是两个孩子与一位年长女性再次相聚的时刻。孩子们站在这位女性的两侧,脸上挂着微笑,拍下了第二个五年的合影。这个场景,看似普通,却承载着满满的回忆与感动。
站在中间的女性叫赵立。十年前,这栋建筑背后的地方还是一个幼儿园,而她正是那里的园长。十年前的今天,赵立带着她的学生们经历了汶川地震。如今,看着已经长大的孩子们,赵立不禁陷入了沉思,回忆起那一天的种种。
地震中的勇气:赵立的保护与决断
2008年5月12日,汶川大地震突然发生,瞬间带来无尽的灾难。当天,地震的震感波及全国,无论是远在陕西的西安,还是其他地方,人们都能感受到那一瞬间的强烈震动。灾区的消息不断传来,有失落的悲伤,也有令人泪目的英勇。
展开剩余83%那天,赵立在幼儿园里忙碌着,孩子们正在午休。震动突然袭来,她迅速反应过来,立刻冲进教室,没有一丝犹豫。她高喊:“地震了,快带孩子们出去!”但她自己并没有先逃离,而是先跑到孩子们身边,将两个孩子抱起,迅速朝安全的地方跑去。那一刻,赵立几乎无暇顾及自己,只想着如何把孩子们救到安全的地方。
当时,幼儿园内约有四十多个孩子,许多正在午休的孩子被吵醒后因为害怕不敢动弹。赵立没有停歇,每次冲出幼儿园,她的双手都会多抱出两个孩子,她的坚守和决心,给所有在场的人带来了希望。
一张震撼人心的照片:李杰的及时拍摄
地震发生时,华商报的新闻部主任李杰恰好路过幼儿园附近。因为强烈的震动,周围的居民纷纷跑到大街上避难。李杰出于本能,也停下了车并下车查看情况。就在这时,他看到了赵立从幼儿园内一趟又一趟地抱出孩子。李杰没有多想,迅速拿出相机拍下了这一幕。
其中一张照片,定格了赵立左手提着一位小女孩,右手提着另一个孩子的瞬间。孩子们惊恐的眼神、赵立坚定的背影,让这张照片成为了无数人心中难忘的记忆。拍摄完后,李杰并没有停下,而是放下相机加入了救援行动。
通过大家的努力,幼儿园的孩子们成功地被疏散到了安全地带。等到所有孩子都被安全带出后,赵立这才稍微松了口气。此时,李杰也离开了现场,带着那张震撼人心的照片回到了报社。
第二天,这张照片便出现在了《华商报》上,迅速引起了广泛关注。照片中的赵立,成为了大家口中“最美园长”的象征,她的英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。
父母的感谢:那些日子里不舍的亲情
虽然赵立并不在意照片和荣誉,但这张照片对她来说却承载着更多的意义。照片中的女孩名叫屈楚妍,而右手抱着的男孩则叫“点点”。当屈楚妍的父亲得知女儿安全的消息时,他感到无比欣慰。尽管远在工作岗位上,他也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幼儿园确认女儿的安全。
当他最终得知女儿安然无恙,心里的石头才算放下。那时,他决定等到一切恢复正常后亲自来幼儿园向赵立道谢。屈楚妍的父亲心里充满了感激,也深知那一刻赵立付出的努力和牺牲。
点点的父母同样在地震发生时急切地想知道孩子的情况。当得知孩子也安全之后,他们心中的焦虑才得以释放。第二天,当他们看到《华商报》上的照片时,他们心中的感动更是无法言喻。孩子们得以安然无恙,得多亏赵立的奋不顾身。
在之后的日子里,屈楚妍和点点的家长们将这张照片保存了下来,并找到赵立亲自表达感谢。那个瞬间,所有的感动和敬意汇聚在一起,三方之间的深厚情感开始形成。
五年一约:承诺与记忆的延续
为了纪念那段特殊的时光,屈楚妍和点点的父母与赵立约定:每五年,他们都会在同一个地点,再次拍摄一张照片,记录下彼此间的成长与情谊。这个提议,赵立没有拒绝,她答应了这个温馨的请求。
第一个五年过后,2013年5月12日,三人再次回到了当初的拍照地点。尽管一切变了模样,曾经的小朋友们也已经长大,但那份感情依然如故。点点和屈楚妍已进入小学,而赵立虽然不能再抱起这两个孩子,但她依然充满了喜悦和温暖。这一张合影,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回顾,更是对未来的期许。
五年后的2018年,再次来到同一个地点时,赵立看到两个孩子已经高过自己,心中充满了欣慰。她准备了一份礼物——一支记号笔和一本精美的笔记本,作为对孩子们的祝福。三人笑着合影,尽管时光已逝,但那份深情永远不变。
每五年一次的合影:记录成长,传递大爱
时间过得飞快,2023年即将到来,赵立与孩子们的第三个五年也悄然临近。在这五年的时光中,或许他们会面临更多的变化,但这份牵挂与爱意,却始终未曾改变。
每一张照片,都是一种见证;每一份笑容,都是一种力量。这些年的陪伴和支持,不仅是三人之间的情感纽带,也在无声地传递着赵立园长大义的精神。如果每个人都能像赵立一样拥有这种坚定与勇气,世界将会更加温暖与美好。
发布于:天津市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